燕子矶赋

一观金陵胜景,王气巍巍。忽见大江佳色,白浪滔滔。叶落山路,东接摄山秋色。钟鸣幽谷,西连幕府春霞。北望八卦,中分派作二水。南顾晓庄,繁景直抵迈化。纵览江岸,鲜可比拟。一望天下,险障无双。至于采石佳地莫及,而或三山故景弗见。

昔有大唐谪仙,初出四川。少年中华狂客,问鼎金陵。登凤凰之幽台,俯首称嗟。游莫愁之浅水,无多胜意。醉罢秦淮美酒,一望城北。听却四季笙歌,延行矶头。徘徊踌躇,非叹人生失意。须臾痴笑,当寄大江东流。放仗一笑,奇石指作酒樽。击缶长歌,醉意却罢心口。

清国盛世,三吴佳丽。御舟光艳,龙船清异。词客几游秦淮,留恋艳景。乾隆七下江南,六过是矶。登临矶头,岩山形生台洞。泛舟江水,飞燕一掠山谷。提笔挥毫,天下正名燕子矶。树碑形拓,至今齐存御碑亭。

清末以后,国家危难。爱国志士,四处救亡。良人善者,不能自持于家业。懦夫怯士,往往慨叹之危亡。燕后悲歌,狭柳怜春去老。矶头峻险,高士哀民投江。陶讳校长,称名行知。居所晓庄,教化农民。书却六字,想一想死不得。大道至简,观几番燕子矶。沉隙至此,值为后人传颂。小碑于是,愿得千秋佳话。

长夜暗雾,铁骑犯我中华。横尸血水,暴行为震天下。可怜平民,径向燕子矶去,欲求舟楫渡长江。无道日军,长驱草鞋峡处,奉斩民众断人流。多少遗骨,长眠此处不知。万千波涛,东流瀚海已去。爱听玉树歌声,都忘吊古。皆望花柳四季,无心参谒。此情自感,但见白驹过隙。人影不见,唯有矶头孤零。

别六朝之烟雨,五洲重开。访乌衣之旧巷,王谢不再。闻东西之摄幕,游人如织。观南北之葛尧,繁华似锦。雾山神隐,空见俗世中人。烟波涤荡,几闻昔时诗客。不见高阁别圮,又恐兰亭春老。沧海桑田,江山易改。桃叶荒渡,聚宝空门。同殊途之潭水,尚处闹市。离正道之江矶,只待观音。想扼江之重地,舸舫不绝,观临水之津口,渡舟鲜有。

绿草芳菲,红日夕影。何见万马腾原,古月非晚。不觉千秋岁月,苍茫尽逝。叹六帝之沦亡,廊庙岂乏。哀三吴之兵戈,群雄并起。千载沙石,才人何顾江景。半卷诗书,浮云不解我意。士子虽爱金陵,古典偏稀。迁客但喜扬州,练光帆影。呜呼!茫茫平川,风雪指日来去。渺渺余生,宿命何叹短长。北辰难取,留得星点文字。草木萧条,又别一场秋梦。江山古来四季,尚有回程。余志今生两别,不见归路。

晚生避凌,向鹄翀天。江岸几顾,矶头短笔。挥毫漫感赋记,口吟轻狂歌诗。孤且简傲,月夜怎欲寂冷。悲中自解,年少何必彷徨。云雾长夜,忽然岁月飞梭。得失荣辱,皆比广陵过客。机宜醉忘别离,矶头独立。最是难舍人间,山前再起。六朝芳徽,八方行客。鹤展闲云,鱼跃朝泆。才浅术已,赋所志此。学尽智竭,诗以韵之:

矶头漫步我一人,江岸深林蔽天日。

矶上古碑无人觅,四面俱静寂寞时。

笛音浮沉江水去,细浪翻掩旧沙石。

是非壮士留名处,故地重游此惜迟。

参考译文:初览金陵的壮丽景致,王者之气威严盛大。忽然映入眼帘的是大江的美好景色,白色的浪花滔滔不绝。山路上落叶纷飞,东边连接着摄山那五彩斑斓的秋色。幽静的山谷中传来钟声,西边与幕府山春天般绚烂的云霞相连。向北眺望八卦洲,江水从中分流成两条水道。往南看晓庄,繁华的景象一直延伸到迈化。纵观这江岸风光,很少有能与之相比拟的。放眼天下,如此险要的屏障独一无二。即便是采石矶那样的佳地也比不上,而三山的旧景也难见其媲美之态。

昔日,大唐的谪仙人李白,刚从四川走出。这位年少轻狂的中华豪客,来到金陵。他登上幽静的凤凰台,低头感叹。游览莫愁湖那浅浅的湖水,没多少兴致。在秦淮河畔畅饮美酒,醉后眺望城北。听着那终年不断的歌舞音乐,漫步走到矶头。他徘徊犹豫,并非感叹自己人生失意。一会儿痴痴地笑,应把情思寄托给滚滚东去的大江。放下手杖开怀大笑,指着奇异的石头当作酒樽。敲着瓦缶放声高歌,醉意却消解了心中的忧愁。

清朝盛世之时,三吴地区风光秀丽迷人。皇家的船只光彩夺目,龙船造型独特。文人墨客多次游览秦淮河,留恋那艳丽的景色。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,六次经过这座矶头。他登上矶头,看到岩山形成了奇特的台洞。在江面上泛舟,飞燕迅速掠过山谷。乾隆提笔挥墨,为天下确定了 “燕子矶” 这个名字。所立的石碑和碑上的拓片,至今一同保存在御碑亭中。

清末以后,国家陷入危难。爱国志士们四处奔走,寻求救国之道。善良的人无法保住自己的家业。懦弱胆小的人,常常为国家的危亡而感慨叹息。燕子矶后传来悲歌,细长的柳枝好像在怜惜春天的消逝。矶头高峻险要,高尚的人因百姓的苦难而哀伤,甚至有人投江。陶行知校长,居住在晓庄,教化农民。他写下六个字 “想一想死不得”。道理极为简单,多次来到燕子矶。他留下的这些事迹,值得被后人传颂。于是立了小碑,期望能留下千古佳话。

漫长的黑夜被迷雾笼罩,日寇的铁骑侵犯我中华大地。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和血水,暴行震惊天下。可怜的平民,径直往燕子矶逃去,想要寻找船只渡过长江。残暴无道的日军,一直追到草鞋峡,大肆屠杀民众,阻断了人们求生的希望。不知有多少尸骨,永远埋葬在这里。无数的波涛,向东流入大海。如今人们只爱听靡靡之音,都忘记了凭吊古迹。只知道欣赏四季的花柳美景,无心去参拜凭吊。我自己有感于此情此景,只觉得时光飞逝。人来人往的影子不见了,只有矶头孤零零地立在那里。

告别了六朝如烟如雾的历史,世界重新焕发生机。寻访乌衣巷,当年的王谢家族已不复存在。听说东西摄山和幕府山,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集。观看南北的葛尧,繁华得如同锦绣。云雾笼罩的山中好像隐藏着神仙,却只能看到世俗之人。烟雾笼罩的水波荡漾,很少能听到昔日诗人的声音。看不到高大楼阁的倒塌,却又担心兰亭的美好春光老去。世事变化巨大,江山已经改变。桃叶渡变得荒芜,聚宝门空空荡荡。同样是不同寻常的潭水,还处在热闹的街市中。偏离正道的江边矶头,只等待着观音的庇佑。想要扼守这长江的重要之地,船只往来不断;但看那临水的渡口,渡船却很少。

绿草散发着芳香,红日西斜。哪里还能看到万马在原野奔腾的景象,那古老的月亮并不显得太晚。不知不觉间,千秋岁月已经消逝,苍茫的历史都已远去。感叹六朝帝王的相继灭亡,朝廷中难道缺少人才吗?哀伤三吴地区战火纷飞,各路英雄纷纷崛起。千年的沙石,才子们哪有心思顾及江景。读着半卷诗书,天上的浮云不理解我的心意。读书人虽然喜爱金陵,可这里的古典遗迹却越来越少。旅居他乡的人只喜欢扬州,欣赏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和帆船的影子。唉!茫茫的平原,风雪很快就会到来又离去。渺小的一生,又何必感叹命运的长短。难以摘取北极星,只能留下一点点文字。草木凋零,又告别了一场秋天的梦境。江山自古以来四季轮回,还有回归的时候。而我的志向,今生恐怕难以实现,再也找不到前行的道路。

我作为晚辈,躲避欺凌,向往像天鹅一样冲向天空。多次回望江岸,在矶头挥笔写下这篇赋记,口中吟诵着轻狂的诗歌。我性格孤傲,在月夜之中,又怎么会感到寂寞寒冷呢?在悲伤中自我排解,年轻人又何必彷徨。云雾笼罩的漫长黑夜,忽然间岁月如飞梭般流逝。得到与失去、荣耀与耻辱,都如同广陵的过客,转瞬即逝。不如趁着此时沉醉,忘却离别的痛苦,独自站在矶头。最难以割舍的,就是这人间的一切,只希望山前能再次出现新的希望。这里有六朝的美好风范,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。仙鹤在悠闲的云朵间舒展身姿,鱼儿在朝阳下欢快地跳跃。我才学浅薄,能力有限,写下这篇赋来记录自己的志向。学问用尽,智慧枯竭,用诗歌来表达我的情感:
我独自在矶头漫步,江岸的深林遮蔽了天空和太阳。
矶头上的古碑无人寻觅,四周一片寂静,充满了寂寞之感。
笛声随着江水起伏远去,细小的波浪翻动掩盖着旧的沙石。
这里是壮士留名的地方,旧地重游,只可惜来得太迟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