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春之交。日暮,适归时,居停。旦夕客笑而问曰:“雅集文会,彼等聚也有涯,今当四散别离,试各言志。”
春夏之交的一个傍晚,恰好是人们回去的时候,动作停了下来。旦夕客笑着问大家:“这是我们文人雅士谈论文义的集会,我们之间的团聚是有期限的,现在是各位向各地归去,互相离别的时候了,请各位说说自己的志向。”
少顷,尚德曰:“普济天下,救苍生于水火。”皆笑之。面有惭色。旦夕客曰:“噫,是适也可观也!”
没过多久,尚德说:“我要帮助全天下所有人,从困苦的境地中将百姓们救出。”大家都嘲笑他。尚德脸上有惭愧的神色。旦夕客说:“啊呀,这个志向也是可以稍加讨论的!”
潇君云:“愿终有金榜题名之日。”尚德使对曰:“其愈鄙俗乎?”
潇君说:“祝愿我自己有金榜题名的一天。”尚德因此回答道:“这不是更加俗气、心胸狭窄了吗?”
于是噤口皆莫能语。复而铭君曰:“吾所志,愿生无苦难,家之安平,莫如逆坍。”尚德曰:“此祈乎?非忘耶?”云鹤曰:“谬矣。昔石有漫迹之志,上生坎棱,然风使去之,泉使平之,终形圆体润,不复也!子亦异之乎?虽少有凌云壮志,而浮沉一世,此正义也。
于是大家都闭上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之后又是铭君说:“我的志向,是这一生没有困苦和磨难,家庭平安顺利,不要发生变故和不幸。”尚德说:“这难道是祈福吗?你难道忘了你说的是志向吗?”云鹤说:“错了。石头以前有漫游天下的志向,因为它身上的棱角可以帮助它前进。但是风和流水将棱角磨平,最终石头变得形体圆润,不再像以前一样前进了。你难道跟这石头不一样吗?虽然年少时有高如云霄一般的的志向,但是一生都是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间度过,这才是铭君志向的正确解释。”
非鱼子曰:“所言差矣。固人各有志,殊途同归,而吾与子又岂缅而悲秋。且夫彼天一方,虽穷其一生,而莫能致。古语有云:然心向往之。复前行矣,等死,死而无憾也。”
非鱼子说:“你说的不对。尽管人有各自的志向,但是不同的人生路径走到最后都是一样的归宿——死亡,你和我又为什么要缅怀秋天并且因它而悲伤。人的志向如果是是想要去天的那一头,尽管一生也没能到达。古代有句话说:‘(尽管不能达到),但是心里是向往着那里的。’于是还是继续为达到它而努力,同样是死亡,却死得没有遗憾。”
秋溟子沉思良久,忽云:“俗客如我,而未可知也,观志之高远,吾所未能及。自开辟以来,名利所困,未见止息。伯、叔、陶潜之辈,吾亦不可及。访觅形胜,略问故华。览幸河川,浪迹天涯。忘形意也。对酒高歌,吟诗作赋,兴尽而归,投所好也。明经通史,小大之辩,静身心也。二三佳朋,志趣相投,可遇而不可求也。大隐于市,而身心俱得,久无侵扰,心境自宁,究生之本源,道之归意,或不得解。忽一日,放杖大笑,要亲朋不至,炳烛抚琴,捻须长叹,无疾而终。生而未有恨也。”
秋溟子深深地思考了很久,忽然说:“像我这样的俗人,却不知道你所说的志向是什么,一看到那志向那么远大,我就知道我不可能达到。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,被地位和利益限制住的人,从来没有见不到的一天。伯夷、叔齐、陶渊明等人,我也做不到他们那样当个隐士。寻觅访问那人文古迹,稍微了解些古代的繁华。游览登临山水美景,在全天下四处流浪。这是忘记我原来的的行为举止。拿着酒杯高声地唱歌,吟咏诗词、写作文赋,兴致没有了就回归到本来的生活中,这是做我爱好的事。明白经文之道、通读史书,思考格局小与格局大的矛盾之处,这是让我的身体和心灵安静。几个好朋友,志向和情趣相通,这是可以偶然遇见但不可以强求的事情。在闹市里居住,并且身体和心灵都被我自己的意志所捕获,长久没有人打扰,我的心境就自然而然地平静。探究生命的开端与源头,大自然的最终归宿,也许并不能得到解释。某一天我突然放下手杖狂笑,邀请亲戚朋友作客却都不来。我点起蜡烛弹琴,抚摸胡须,长久地叹气,没有疾病就这样去世,这是生来就没有什么值得怨恨的。”
了凡君但微颔首,闭目曰:“虽志莫高远,亦固一己之私,半离非离,始差错也。无如了却名氏,散尽家财,削发为僧,云游四方,遇山而止,遇户则居,行彼名川,则焚书毁尽,自断鸿尘,绝世间万物之情分,孤独终老。茫茫天地之间,道之易也,人莫易也,无拘而自在,逍遥而成仙,吾所志也,若此。”
了凡君只是微微仰起头,闭着眼睛说:“尽管你们的志向都很高远,不过都是一个人自己的愿望,好像脱离了社会而又没有,这是你们讨论方向错误的开始。不如不提自己的姓名,捐献出自己的财产,把头发剃掉,出家成为僧人,去各处漫游,碰到山峰阻隔就不再前进,遇到有人家的地方就借宿,把有名的河流都游览一遍后,就把书籍全部烧毁,自行和社会作了断,结束对世间万物的情感挂念,独自一个人老去直至去世。虚无缥缈的世界上,造物主的的行事规则也许会改变,但是人自身是不会改变的,自由自在没有约束,逍遥无为最终会成为神仙,我的志向就是这样。”
秋溟子对曰:“南华君不以有涯比无涯,然也。今吾不以常人比之仙客。诚可知也。所谓耳目相认,内之不解,是也。”
秋溟子对了凡君说:“庄子不用有限和无限对比,是正确的。现在我不将普通人比肩神仙,是的确明白了这个道理。所谓耳朵听见了,眼睛看到了,但是内心却没有理解,就像这样。”
了凡君答曰:“信口言耳。”旋去,口中棹歌,不知所云。众皆错愕,悉退,惟数人而已。
了凡君回答道:“这是我随便说的。”很快就离开了。嘴里唱的渔人的民歌,也不知道内容是什么。众人都错乱惊讶,都离开了,只留下了几个人。
秋溟子喃喃曰:“心之所向,概答之。至于世间之事,尽东流耳,无所寄焉。”
秋溟子喃喃地说:“我内心向往的事物,都说出了。至于世间的事情,总有一天都会像河水东流一样消失罢了,也没有什么可以令人牵挂寄托的的。